云南省楚雄高级技工学校
菁菁校园

菁菁校园

您的位置 \ 

黔行——那山、那水、那风情

2016-05-22
浏览次数:

黔行--那山、那水、那风情

 

信息商贸中心  王伟

 

 仓央嘉措:你见或者不见我,我就在那里,不悲不喜;你念或者不念我,
             情就在那里,不来不去;你爱或者不爱我,爱就在那里,不增不减。 
——题 记

 

 

一、时光倒流六百年回到大明--天屯堡

暑期,历时12天,近3200公里的自驾旅行中,一路黔行,山重水复,欢歌笑语,风尘仆仆,披星戴月,回味着贵阳苗伯妈酸汤鱼和青岩古镇王万妈的卤猪脚;眷恋着荔波的青山绿水;星光里穿越原始的茂兰;夜晚沉迷于镇远灯火阑珊的妖媚、白天慢游在舞阳河的古渡边;雾霭中穿梭于西江苗寨里一座座风雨桥;在明朝大学士王阳明赞誉过的贵州第一古刹飞云崖悠悠信步;也带着许多未能如愿的遗憾返昆……在黔行第10天时,时光倒流了六百年,我们回到了大明——天龙屯堡。

天龙屯堡,我心仪已久的地方,这是一个固守大明遗风的屯堡,是六百年铸就的一个魂。它位于贵州省西部平坝县,处于喀斯特地貌大山深处,紧靠天台山、龙眼山两山脉,是西进云南的咽喉之地,早在元代时就是历史上有名的顺元古驿道上的重要驿站。朱元璋推翻了元朝统治,建立了大明王朝。但梁王巴匝刺瓦尔密依旧盘踞在西南边陲。洪武十五年,朱元璋以颍川侯傅友德为南征将军,率军30万,兵分三路远征云贵。在这支南征队伍中,有4位南京籍的官兵情同手足,盟誓结为异姓兄弟,并按年龄顺序统一改名为张征定、陈征定、沈征定、郑征定。平乱后,皇帝下令南征大军就地屯田驻防,四姓兄弟便一齐择地聚居。这就是天龙屯堡的由来。如今,屯堡人仍在语言、服饰、建筑、宗教信仰、生活风俗、饮食文化等方面仍保留着六百年前的传统。

 

 

 

 

 

 

 

斜阳古堡,首先印入眼帘的是身着明朝装束的阿婆和那写有"茶驿"斑驳两字的茶亭,炉灶上炖着大大的砂壶煮着姜茶,我们刚在外面驻足,阿婆就殷勤地把热气腾腾的药茶倒进土茶碗。当茶碗拿到口边,一股浓郁的大明气息扑面而来,再呷上一口,一股纯朴的姜茶香在口齿之间辗转着。瞬间让我感觉恍惚,仿佛置身于大明时空。曾是免费为信使提供茶水的地方,六百年的岁月中,茶驿依然,驿道依然,姜茶依然,却更替了无数的煮茶人……

走在600年前铺就的石板路上,屯堡静静的。夕阳余辉,古宅门前,一位老阿婆神态安详地做着绣花鞋,岁月的风霜拂过她的面颊,白了青丝,皱了额头,可依然端庄优雅,透着一股子讲究,散发着悠远的大明往事,针针线线,仿佛是在缝补那遥远的记忆时光。屯堡人其实是正统的汉族,屯堡妇女是明风忠实的守护者,她们依然是"头上一个套套,耳边两个罩罩,腰里两个掉掉,脚尖两个翘翘。" 这是六百年前朱元璋老家已经失传了的汉族妇女的正统装束--"凤阳汉装"。服饰以天青、蓝色、绿色居多,长袍领口、袖口和斜襟处,以彩线和彩色布条装饰,裤为蓝色长裤。60岁以下的已婚妇女包白帕,60岁以上老年妇女包青帕。据说在明朝时,屯堡妇女的丈夫经常出去打仗,而一出去就生死难料,因此结婚后就必须包上白帕代表为其丈夫戴活孝,而现在象征着夫妻间的白头偕老。屯堡女人的头饰很独特,发分三绺,左右两小绺在耳前倒挽上去,形成两鬓,将两只耳朵罩住,主要的一绺在脑后挽成圆髻,再从额顶至后脑包以青布或白布头带。这种发式与安徽凤阳古代女子发式相似,被称为"凤阳头"。妇女系在腰间的两根青丝腰带,长12尺,代表着一年四季12个月,意思是月月平安。腰带垂数字为888根,是一个吉利数。妇女所穿的鞋子,鞋尖处为倒勾,鞋帮上彩线绣花滚边,用双层白布做成高统连接鞋帮,屯堡人称之为"抹尖鞋"。 "翘翘"部分不是为了美观,而是暗藏玄机,其中包裹着锋利的暗器,为防敌之用。

 

 

 

 

 

屯堡沧桑,小桥流水人家,到处透露着江南水乡斑驳凋零的画韵,斜阳草树,寻常石巷。"石头的瓦盖石头的房,石头的街面石头的墙,石头的碾子石头的磨,石头的碓窝石头的缸",屯堡是石头与军事、江南建筑艺术融为一体的石堡。

被雨水冲刷得有些润白、少了些棱角的石碉楼,家家户户还留着瞭望窗的古宅,像花甲的驼背老人,在风雨尘埃中伫立了600年,细说着已随岁月远去的战事。屯堡的石屋体现了民居与军事的完美结合,无战事时为居住用房,有战事时为防御设施。屯堡里的石巷能单独防御又可联合,将整个屯堡连为一个整体,在错综复杂中却又井然有序,进入巷中就如进了迷宫,在巷战中,高大的碉楼和民居里密布的射击孔、梭标孔对入侵之敌有致命一击。 

走进石条垒起的院落,来自江南的雕刻艺术在这里被发挥得淋漓尽致,满目都是精雕细刻的图案,木雕的窗棂门楣上刻着人字格、万字格、寿字格等各式花纹,许多蝙蝠、梅花鹿、麒麟和喜鹊精美的雕刻,代表着福、禄、寿、喜的寓意。让人真切地感到江南水乡的文化在这里沿续和融入,即使只能用石头来建盖家园,仍然精心把家装点得这样的雅致。

 

 

在600年里的石巷中茫然地穿来绕去,很想看看屯堡人承续至今的古老地戏。只是偶有身穿那长衣大袖、颇有江南女子风韵的妇女,从古宅里轻轻走出又盈盈远去或是在院落里汲水浣衣,几个调皮的男孩光着屁股在小溪里戏水打闹,那有锣鼓宣天的戏声?一问才知,已过了下午表演的时辰,很是遗憾!只有那石墙上悬挂的地戏面具和战胞仿佛是那悠远的秦淮绝唱。

 

 

 

地戏源于明代的军傩,军傩是古代军队中用来为出征将士祭典,振奋军威,恐吓敌人的的一种傩仪。傩是中华民族特有的一种文化, 3000多年前的殷商时期就有傩。地戏是傩文化的一种继承和发展,来自秦淮的屯堡人在傩的基础上,吸收了本地少数民族民间戏剧的元素,形成了现在集祭祀和娱乐为一体的古老戏种,娱人又娱神,它是屯堡人对家乡的一种精神寄托和象征。演出时,无论什么角色,一律额带面具,面蒙青纱,腰围彩裙,脚穿布鞋,身背战旗,持戈扬戟,用唱、念、做、打的艺术手法表现《说岳》、《三国》、《杨家将》等古代英雄精忠报国的故事,再现远古战争的壮烈场面。

带着遗憾,回望屯堡,那茶驿、身着"凤阳汉装"的阿婆、石碉石屋,粗犷拙朴的地戏、翠绿苍碧的峰峦,已隐没在一片深幽的暮色中。屯堡里几盏疏灯,偶偶几声犬吠,一种辛弃疾京口北固亭怀古的怆然之感油然而起 :"千古江山,英雄无觅,孙仲谋处。舞榭歌台,风流总被雨打风吹去。斜阳草树,寻常巷陌,人道寄奴曾住。想当年,金戈铁马,气吞万里如虎"。

 未完待续......